長亮科技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先行者,創立18年的時間里,從國內進軍到海外,從小公司成長為上市企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之路?和深圳又有著怎樣的聯系?
近日,鳳凰網《先行者》節目專訪長亮科技李勁松總裁。
部分訪談實錄
中國金融科技品牌出海的先行者
李勁松:我們在中國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我們覺得我們還是有情懷也有這個意愿,去把全球的市場開拓出來,把我們的能力和我們的做事方法輸出到外面去,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國際化這條道路。
《先行者》:做東南亞市場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怎樣解決?
李勁松:對,困難還是挺多的,包括文化的環境、法規的環境和客戶需求的環境,都可能跟我們完全可能很有本質的一個區別,在這方面我們也探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把這條路也走通了,同時也把我們自己的能力和客戶的需求做了剪裁,找到更貼合他們當地的實際的剪裁化的一個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現我們的價值觀,體現我們是真心為客戶服務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
《先行者》:您覺得對于品牌出海起到什么樣的一個決策作用?
《先行者》:您剛剛不止一次提到了企業發展是要創新的,我們長亮是作為一個技術型的公司,這么多年來不斷地迭代有沒有一些創業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李勁松:其實我覺得創業都不容易,但是關鍵一點的話要找到自身的一個價值,我們要創業的東西一定是對社會有意義的。對于我們科技企業來說,可能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創新,要做到我們自己的一些東西,然后同時還要積累、要堅持,這樣才能把企業創新并創業成功。
李勁松:還是小平同志說的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說我覺得創新怎么說都不為過,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能有很多種發展,但只要科技發展了,其他地方都是用生產關系來調整,所以我覺得創新科技是我們的第一生產力,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金融信息化安全可控的先行者
《先行者》:我們了解到金融科技的企業,除了就是一些服務更重要的可能是安全性,那么在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里您認為做到安全可控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李勁松:科技安全最主要的是從金融機構本身來講的,比如說現在我們在做整個架構全面的改造,那么在改造的目的就在于我們是要用這種開放性的,大家不依賴于人的一種架構來構造我們新的銀行IT系統,這方面,現在已經開始做了這樣的工作,只有做了這個架構,才能從根本上做到不依賴于人。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在這種能力和人員的能力上,我們也要做到自主和安全,就是說培養自己的人然后掌握核心的技術和服務的一種方式,當然我們在可控和安全的基礎之上的話,我們不應該排斥別人,所以我們現在的解決方案里面更多的話是把第三方的東西作為一個可插拔可以用的,但是我們不依賴這樣一種模式,這樣既做到自主安全,同時在商業上或有效性上也是一個最大化的集合,所以我覺得現在整個世界,一個潮流都是往這個方向來做,我覺得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講的話,還是應該從架構的本身進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級,才能保證我們的金融機構不依賴于人,同時自身還能夠更進一步地發展,這才是一個短期安全問題和長期安全問題都能解決的方案。
李勁松:現在是基于分布式微服務化的架構,這個架構已經可以把我們整個業務的范圍都給覆蓋了,但是同時它已經替換掉原來的,比如說美國企業的一些機器數據庫、技術軟件。這些原來我們是沒法拋棄的東西,要全面要替代他們重復去做這個事情,其實我們現在能力可能也做不到,但正好現在有這種云架構的一種模式,把這些矛盾都給回避掉了。
我對每一件事情的要求其實都沒那么高,我對機器的要求的話沒那么高,我對數據庫的要求可能也沒那么高,但是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用自主可控來做,包括有很多開源的東西我們也都可以做,但是他可能確實沒有別人那么強壯,但是我在這個架構之上,可以打通這個架構的整體性,雖然小蘿卜頭加起來都不強,但是把它整體結合起來以后,采用這種分布、微服務化的這種模式來做的話,反而整體效果在各方面的性能指標、安全性、可連續運行都比原來的傳統模式要更強,所以我們很容易來做到自主可控安全。
價值觀和文化是核心競爭力
《先行者》:18年間,長亮持續快速增長,從產品到服務都不斷地在迭代,在這個過程中,您認為長亮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李勁松: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在于我們的一個價值觀和文化。首先我們要想想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我們要專心服務于客戶,然后把我們的能力展現給客戶,這樣能促進客戶和我們共同的發展,同時我們有很多的機制把價值觀和員工的能力結合起來的話,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長遠。
我們雖然是一個上市公司,但是我們定義是一個員工的企業,所以他們很愿意在企業環境氛圍里面努力地工作,同時自己的抱負能夠得到實現,對這個行業也做出了貢獻,對他們自己的回報也是非常滿意。
《先行者》:那長亮其實也是有使命的,對于未來產業的發展有沒有什么期待?
李勁松:也有期待,我們這個產業的話現在是已經做的還算不錯的,但是現在更多的話,我們更要做的事情是跟我們的生產生活和金融信息完全結合起來、連接起來,做一個無縫的、有效的、智能化的一種方式,才是我們最終的一個目標。
李勁松:我們還是繼續保持我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主旨,繼續做大我們的研發工作,有了根本以后我們會快速擴展市場、擴展客戶群,一如既往地保持我們公司既是一個創新的企業同時也是一個高速增長的企業,也是有競爭力的一企業。
扎根南山 與深圳共發展
李勁松:總結起來看來,就說南山這個地方是特別適合于這種科技行業或者創新的行業。這個環境從政策法規上從對企業的支持上面的話都是非常好的,而且這個氛圍的話也是非常好的,能夠集中大家在一塊來共事,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深圳市政府其實在這方面,在全國上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李勁松:我們整個的解決方案更多的是強調一個開放和互聯,其實現在目前很多話題都是在談這個問題,雙區驅動這個地方我覺得正好是符合這兩個方向的。
首先的話我們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把地域之間的一個瓶頸給打破,同時我們還要把它互聯出來,把它的點連的更好,通過雙區建設把互聯性和開放性的話能打通,也能更好的促進我們自身的一個發展。
在這個時代,最關鍵的是要找到自身的價值
李勁松:我覺得新來者還是要找到自己的一個新定位,傳統的東西其實我覺得挑戰還是太大,沒有必要去做“螞蟻撼大象”的事,另外對這個社會的價值可能是另外一個東西來體現。找到這種方向的話,我覺得是最應該要干的事兒,找到這個方向以后那么創業企業還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規矩,有了這個價值,你怎么能實現這樣一個價值,包括剛才講的創新,堅持積累機制的匹配,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結合,這些東西還是要有些基本的規矩。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要找到自身的根本的價值,而且這種價值還得是你這種創新企業能做到,但別人不一定能做到。